被国际足联命名为“希望之星”的李华筠,刚刚25岁就选择了退役
李华筠1963年遭遇22日出生于著名的足球城大连,小时候的他,曾经历过不少的磨难。
李华筠在四岁的时候,发生了一次意外,失去了右手食指,这对一个孩子来说,是个很大的打击,从此更是得到父母的百般痛爱。
当他长到十四岁的时候,由于受足球环境的熏陶,正式进入校队接受正规的足球训练,司职右边锋。
1980年,在辽宁省业余体校踢球期间,入选了中国中学生足球队,参加了亚洲中学生足球锦标赛。
1981年入选中国青年队,赴阿根廷受训三个月。
进入国家青年队的李华筠,具有了一定的基础,作为锋线上的球员,除了球技以外,对身体的素质也要求比较高,要有冲击力才行。
此时的李华筠身体素质全面,弹跳、灵敏、速度和耐力突出,善于空切突破和打快速反击。
由于他的百米速度是11秒,速度极快,所以被球迷冠以“中国海豹”的称号。
1983年,对于刚刚20岁的李华筠来说,是他的幸运年。这一年,他厚积薄发,在足球生涯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。
1983年,第4届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,在高原城市墨西哥城举行。由于中国队的整体实力比起世界强队来,还有很大差距,小组赛以一胜二负的成绩没有进入下一轮。
但就其个人来说,李华筠在此次比赛中却大放异彩。他的“Z”字形进攻颇具威力,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。
赛后,大会组委会评选出当时的六大“希望之星”,具体名单如下:李华筠,巴斯滕,罗马里奥,贝贝托,普罗塔索夫,普罗辛内茨基。
赛后归来的第二年,李华筠顺利入选国家队,穿上了11号战袍,成为国足最年轻的11号之一,那时的李华筠只有23岁。
在世青赛上一鸣惊人的李华筠,由此也受到国际足坛的关注。
当时西德不来梅(Werder Bremen)主帅雷哈格尔相中了李华筠,试图将其引进。
这个雷哈格尔是个很优秀的教练,他被球迷称为“奥托大帝”,他率领的不来梅队,曾在1986/1987赛季,获得了德甲联赛的冠军,1991/1992赛季又获得了欧洲优胜者杯。后来雷哈格尔执教希腊国家队,带领球队又斩获“欧洲杯”冠军。
能进入名帅的法眼,李华筠的可谓是前途无量了。
可是当时的情况,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,那时的对外交往还不太多,国内的大环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封闭的。
当李华筠看到名帅向他招手,他自己也信心满满的准备到欧洲的强队去一展身手时,足协的一项奇葩规定成了他此行的拦路虎。
原来足协有这么一个规定,年龄低于28岁的球员不允许出国留洋。
就这一条硬性的规定,断送了李华筠的进修之路。
不得已还是留在国内踢球了。可是当时除了球队的这些规矩那些规矩之外,比赛环境也不行,国内的场地不规范,对球员的犯规判罚也比较松,在这种环境中踢球,很容易受伤。李华筠就在比赛中造成了跟腱拉伤。
那时球队,还无法为他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,就这样伤病越来越严重,1988年,李华筠被迫离开了足球场,这年他正好25岁。
按正常来说,这个岁数正好是一个运动员的黄金时间。
李华筠就此陨落了,和他当年被评为希望之星的那些球员,像巴斯滕巴斯滕、罗马里奥和贝贝托等人,逐渐成了国际足坛耀眼的巨星。
被当时的足球体制耽误的李华筠,此时只能作为球迷,在电视机前观看这些巨星们的精彩表演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